回顾前期园区教研,教师们从“看什么?”、“怎么看?”两个方面,分析视频中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如何正确的观察幼儿游戏。那么,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我们该如何正确分析,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应呢?2020年12月24日,申花实验幼儿园申花园区的老师们,就如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进行了二次研讨。
“观”视频
活动伊始,朱玉洁老师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上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梳理出的四个维度观察指标。随后老师们分年段观看了大三班幼儿的建构游戏视频,各年段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从幼儿的“发展水平”这个维度观察该幼儿在建构区中的行为表现?分别说明了什么?并进行记录分析。
视频观看结束后,各年段代表就视频中幼儿的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观点分享。朱老师强调,教师的观察是为了更好的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析”幼儿
随后,老师们再以年段为小组,分别对游戏视频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依据观察对象的游戏行为,选择不同的教师支持方式。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各年段同样请代表来分享各自的观点,老师们根据游戏中幼儿的语言、建构技能,知识经验以及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分享。
本次教研活动在对“如何观察幼儿”的实践基础上,帮助教师进一步梳理了在游戏中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策略,理论内容得到了实践验证。在此前提下,讨论“是否要介入幼儿的游戏”、“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使教师们在此方面的经验得到系统化的提升,能够更好地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应。
杭州市申花实验幼儿园 通讯组
撰稿:彭依婷
审核:朱玉洁
202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