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前期的教学活动以及现实中的事物观察,孩子们对麦子很感兴趣,于是我们约定一起在班级里一起种植麦子。
我们先对孩子的前期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标准调查表,通过分项调查表进行师幼共话,一同探讨麦子种植的材料准备以及注意事项。接着我们开始收集了小麦种植的材料,如塑料杯,餐巾纸,小麦种子等。
通过视频和前期经验,小朋友们了解到,种植麦子的第一步是泡发小麦种子,第二步是将泡发好的种子放置在种植皿上第三步是给泡发好的麦子盖上湿棉被,第四步是在瓶子里灌上充足的水。
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开始时水培小麦,但是过了好几天,只有零零散散的小麦种子发芽了,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视频,绘本等了解到小麦需在催芽时需要避光,而且经常喷水保持湿润,调整后。我们又开始了一轮的小麦种植。
继续种植了几天,孩子们突然发现,小麦的底部出现了白色的密密麻麻的点,好像是发霉了。我们对小麦为什么会发霉进行了讨论,有小麦种植经验的保育员沈老师却告诉我们小麦没有发霉。原来小麦底下的根上有白白的绒毛,是因为我们的小麦放的太多都叠在了一起,所以这些绒毛都叠在了一起看着像是发霉了。“太好了!”孩子们惊呼出声,原来是虚惊一场,小麦并没有发霉。
小麦一天天的长大,长的越来越高,从小麦放置在科探区开始,孩子们时不时的去观察喷水,并能及时发现并记录麦苗的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真切地见证了小麦从种子到麦芽的生长过程,感受到了植物成长的神奇变化。面对小麦是否发霉的不确定性,孩子们主动提出去寻求其他老师的帮助,可见孩子们在面对问题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能尝试动手动脑或寻求他人帮助解决。通过多方求证,我们对小麦的生长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知道小麦的根部会长绒毛,培育小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否则会造成小麦的发霉。
撰稿:申花园区 中一班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