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对后花园树干上的白粉现象产生了好奇,说出对“白白东西”的想法。教师敏锐捕捉到这一教育契机,围绕“白白的东西”引发幼儿再次讨论,并通过网络资源帮助幼儿了解大树刷白的科学原因及其生态作用。《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幼儿了解石灰水对大树的保暖作用后,萌发了参与保护大树的愿望,一起为大树穿冬衣。我们顺应幼儿的情感需求,开展为大树穿冬衣的活动。

瘦瘦的树要穿衣服,胖胖的树应该不需要穿衣服吧。

有的树容易塌,就要穿衣服保暖,矮的就不用。

可以给大树穿上漂亮的衣服,戴围巾、帽子、手套。

可以在大树上缠上麻绳,大树就不会冷了。

    “给大树穿冬衣”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实践体验。回顾这段时光,孩子们不仅是活动的发起者,更是热情的参与者。在与大树的互动中,他们与大自然建立了更加亲密的联系。我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用他们那充满好奇与灵动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通过实践去深刻体会和感悟自然界的奥妙与美丽。虽然“大树穿冬衣”的活动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对冬天的探索并未结束。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更多关于这个季节的迷人“秘密”,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申花园区 小三班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