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堂红烧肉到毕业拥抱:
一个浙工大研究生藏在课桌下的青春情书
【导 语】
实验室总飘着咖啡香,但浙江工业大学研二学生张欣宇说她最怀念的却是母校——杭州育新高中周五食堂那碗冒着热气的红烧肉。作为2020届育新高中的毕业生,这个把实验数据当日常的管理工程类的研究生,谈起高中时光时眼里突然闪烁的星光,让我们看到了藏在实验白大褂下的青春印记。
01
班主任办公室的“冬日暖阳”
王丽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不仅在教学上严谨认真,在生活中也对我们无微不至。高三那年冬天,很冷。因为压力大,成绩一度下滑,我的心情非常低落。王老师清楚我的状态,主动找我谈心。她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开导我:“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于一时的快慢,而在于坚持到底。”她的话像冬日里的暖阳,驱赶了我心底的阴霾。她还经常在课后帮我补习,给我调整心态。最终,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02
食堂阿姨的“限量版温柔”
育新的食堂虽不大,但充满着温暖的味道。食堂阿姨总是笑眯眯的,每次打饭都会多给我一勺菜。
每到周五中午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室的的窗户就会诡异地集体震动——那是四十多个少年奔向红烧肉的脚步。这是让我怀念的“食堂菜单”——每周五的特供红烧肉。那是我和同学们最期待的美食,一到周五中午,大家都会早早冲去食堂排队,生怕抢不到。有一次,我和好友小刘因为讨论题目耽误了时间,结果红烧肉卖完了。正当失望时,食堂阿姨偷偷从后厨拿来了两份,原来特意给我俩留的,那一刻,我和小刘感动得差点哭出来。
03
毕业典礼上的“非典型物理反应”
毕业典礼那天,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操场上,听着校长和老师的致辞,心中满是不舍。当《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撞上盛夏蝉鸣,再理性至上的学生也出现了“情绪裂变”,许多同学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和好友们紧紧拥抱,约定以后一定要常联系。王老师也红了眼眶,她对我们说:“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育新永远是你们的家。”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育新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青春启程
04
时间和知识已经写进了我们的人生代码
在育新,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小刘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打球、一起讨论未来的梦想。还有班上的“开心果”小李,他总是能用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缓解了高三紧张的气氛。虽然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但那些用荧光笔标记的知识点,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早就在不经意间都写进了我们的人生代码。
青春伙伴
05
致母校的时光旅人
当年我们总爱踩着满地的碎金奔跑,如今才明白,那些被我们踩碎的时光,终究成了生命里最璀璨的金箔。当你们抱怨食堂的糖醋排骨太甜时,请记得珍惜这份甜蜜的烦恼。那些被我们戏称为“时光监狱”的晚自习教室,此刻想来竟像琥珀般珍贵——知识在日光灯下静静沉淀,年轻的心跳在试卷堆里悄然蜕变。此刻我正站在你们未来几年的延长线上,看着记忆里的自己与现在的你们重叠。请带着这份独属于青春战场的骄傲前行,终有一天,你们会明白,母校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录取通知书,更是永远向光生长的力量。
OUTH
【尾 声】
从育新到浙工大实验室,张欣宇的坐标不断变化,但她说记忆里永远有个平行时空:王老师的办公桌抽屉还存着没发完的作文范文,食堂红烧肉的香气仍在周五11:30准时飘荡,而那个扎着马尾辫抱着书本跑过紫藤花架的少女,永远会在晨读铃响时带着栀子香风落座邻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