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如诗,画笔为媒。
四月婺源的晨雾尚未散尽,青砖黛瓦的村落已浸在层层叠叠的金黄花浪中。杭州育新高级中学高一高二美术班的小画家们,背着画架穿行在严田的田埂上,远处马头墙的飞檐刺破薄雾,近处沾露的油菜花瓣坠在他们彩色的画纸上——这场与春天的约会,注定要在水墨画般的村庄里留下青春的注脚。
▲高一(3)班合影
▲高二(3)班合影
PART.01古村如诗,是徽派美学的活态教科书
古村如诗,李坑小桥的婉约、江岭梯田的壮阔,每一处都是徽派美学的活态教科书;
光影秘境,晨雾缭绕的马头墙、暮色浸染的溪畔古树、星空下的石板巷弄,每一帧都是取景框里的绝美构图。
雕花窗棂上的岁月痕迹、祠堂门楣间的家训故事,让写生不仅是技法练习,更是一场文化寻根。
在严田,每一片瓦当都在讲述徽商传奇,每一缕炊烟都在书写田园诗篇。我们期待育新学子在这里完成的,不仅是一叠画稿,更是一场与自然共舞的美学觉醒。
四月芳菲,让青春与千年古村在画布上热烈相拥!
PART.02画笔下的“最美古村”
以脚步与画笔捕捉春天民俗的浓烈色彩,午后在百年老宅中完成一幅建筑结构素描写生。
严田村被誉为“千年古樟之乡”,这棵穿越南宋时光的巨树,是育新学子最特别的写生导师:
午后阳光从叶缝洒落,高二三班的同学用画笔捕捉光斑跳跃,有人惊呼“原来绿色可以调出36种层次”;
树下课堂:速写本上不只有树影,还有树根旁采茶的阿婆、田埂打架的公鸡,学生不由感叹“这是最生动的构图课”。
PART.03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历史的沉淀之美
由多名美术专业教师全程带队指导,从取景构图到色彩运用,在实景中解锁风景速写、水粉色彩等多元技法。
学生在思考如何用画笔对话百年古村,在油菜花海、青石板路、斑驳砖雕中激活艺术感知力。
“最好的写生不是带走风景,而是让眼睛变成永不关机的取景器。”
七天驻留,同学们以画笔叩击历史:有人用颜料泼洒出晨雾中的巷弄,铅灰与黛蓝在晨曦中博弈;有人以水粉捕捉金黄的油菜花,黛青色群峰下,数千朵黄在风里摇晃;更有人拆解古村肌理——将榫卯结构的秩序感转化为几何色块,让老墙斑驳的霉迹与颜色碰撞,在解构中追问传统的当代性。
杭州育新高级中学婺源写生团的同学们,描绘着属于这个季节的独家浪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