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当五月的鲜花再次盛开,杭州育新高中2023届毕业生王健在浙江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里,对着手机里母校的招生文宣又陷入了回忆中。这个曾坐在育新高三(2)班第三排的男孩,用最朴素的文字,写下了所有毕业生都懂的心事。
高三教室的二十四节气
“我们的课桌会自己长高,每天都有试卷在叠加。”王健笑着回忆高三时光。教室后墙的“今日不肯埋头,明日何以抬头”励志标语特别醒目,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风油精的混合味,特别提神。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能听到宿舍楼里此起彼伏的闹铃声,大家揉着惺忪的睡眼,匆匆赶往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晚自习结束后,教室依然灯火通明,许多同学选择留下来继续刷题,直到熄灯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罗老师办公桌前的绿植
记得有一次模拟考试失利,我情绪低落。班主任罗梅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她办公室窗台的一盆绿植开得正好,让我些许回神。罗老师用红笔在试卷上画满星星:“你看这道多选题,虽然漏选了C,但能排除两个错误选项已经是进步。”她没有责备,只是轻声细语地帮我分析试卷,找出问题所在,并鼓励我不要气馁。她告诉我:“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不要被一次失败打倒,要相信自己,继续努力。”罗老师的话像一束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罗梅老师
第二组第三排的"战壕情谊"
还有我的同桌,我们俩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资料,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落下了好几天的课程,是同桌主动帮我补课,还把自己的笔记借给我抄。那段互相扶持、共同奋斗的时光,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无比珍贵。 高考结束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母校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从育新出发的底气
育新的“底气”是什么,是一种坚持和不放弃。我的英语首考只有47分,之后,我利用午休、晚修,也不选地方,很多时候在楼梯上,坚持背单词,到高考,英语成绩提升到96分。在大学里,我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努力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强敌时,耳边会响起罗老师的“把焦虑写下来就能打败它”的忠告,那些刻进骨子里的勤勉与坚持,让我成为了"最有韧劲的新生"。
致我永远的116号校园
塘河路116号,是育新的校园,也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我无比感激母校的栽培,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们的陪伴和支持。是母校给了我追梦的勇气和力量,是老师们用知识和爱心点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是同学们的陪伴让我在追梦的路上不再孤单。还要谢谢晨跑时总等我的门卫大叔,食堂里多给一勺肉的阿姨,考前给我们发巧克力的年级组长。我最想说的是:谢谢2020年推开育新大门的自己,遇见了这么好的你们。
给正在赶路的你
“学弟学妹们,别怕桌上越摞越高的试卷,别慌总也背不完的3500个英文单词。那些解不出题急哭的晚自习,那些模考后相互打气的拥抱,总有一天会变成你笑着说出来的'当年勇'。我在大学等你!”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请你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敢追梦,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高中三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希望你们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文末弹幕】
#原来我们都偷偷收藏了育新时光#
那些年错过的课间操
抄过的板书
传过的小纸条
正在某个平行时空
永远鲜活下去
▼点击开启你的育新故事▼